2023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6億元、增長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6.45億元、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210.8億元、增長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59億元、增長21.6%;外貿進出口總額25.5億元、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56億元、增長51.3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1%、8.6%。首次舉辦水磨溝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15家戰略合作金融機構“十四五”期間授信金額達3820億元。成立全疆首個企業高質量發展聯盟,鏈接企業、商協會1000余家,搭建政銀企“連心橋”,持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成功舉辦全疆近十年來首次、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草莓音樂節,“音樂+”掀起全疆文旅消費新熱潮。天山明月城成為首府夜間文旅新地標,天山明月冰雪城開城再度“出圈”,成為廣大市民冰雪旅游必選項。石人農場、賽馬、叼羊等鄉村特色項目,通過央視向全國展現了各族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工業基礎不斷夯實。國網新疆電力、華電烏魯木齊分公司售、發電量和“疆電外送”穩定增長,筑牢工業增長重要基礎。推進水磨溝工業園區調區擴區,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初步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新建標準化廠房10.2萬平方米,新入駐企業110家,園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增長38.9%。新增“小升規”“專精特新”企業各3家,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1家。
現代服務業能級提升。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五大中心”建設機遇,布局建設會展金融區、法務區、商務區。會展經濟日趨活躍,舉辦各類展會100余場、增長52%,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簽約交易額54.6億元。總部經濟集聚發展,9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新疆區域總部成功落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15家戰略合作金融機構向市場主體投放貸款1.25萬筆、206.3億元;推薦1家企業納入自治區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累計入庫企業5家。商貿業活力持續提升,會展吾悅廣場開業以來,客流量及銷售額持續領跑全疆商業,日均銷售額500萬元左右。文化旅游業爆發式復蘇,打造網紅打卡點10處、旅游精品線路5條,累計接待游客2318.2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6.16億元,分別增長110.47%、214.2%。
鄉村振興深入實施。統籌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完成葛家溝村、石人子溝村農田灌溉渠道改造提升,新建、提升農村戶廁124座,修補農村道路5萬平方米。打造精品民宿3家,推出石人農場、“雪村”等鄉村旅游項目,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村容村貌整治,開展“大平臺”和14個街道包村幫扶,評選自治區“最美庭院”40家,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堅持抓項目、促投資,設立首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基礎設施、民生等重點領域加強招商引資、提升投資效能,謀劃實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8個,完成投資57.6億元。引進區外到位資金152.44億元。穩步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改造提升商圈4個,打造特色街區7條、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個,摩界文創園和南湖創造園區成功創建為自治區級夜間經濟示范區,點燃城市“煙火氣”。
創新驅動持續發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新增科技創新載體7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新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5家、增長103.7%。深化跨區域協同創新,與中山大學等高校簽署校地科技創新合作協議3個,成功引進超智算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聯合研究院、國家超算廣州中心新疆分中心。高校科創平臺加快匯集,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省部級實驗室達76家。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5110萬元。